风起周口港锚定“长江以北最大内河港”
大河汤汤,奔流不息;港通天下,气象万千。江河,是文明的摇篮;港口,是繁荣的见证。中国内河港口群雄崛起的历程,是一部以水为脉、以港为纽的壮阔史诗。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联动广西、山东、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主流媒体,启动“大国河港通联天下”融媒策划报道。聚焦内河港口的枢纽作用,展现中国内河航运的现代化图景。
3月4日,江苏人陈应铭驱车数小时到达周口港。在周口港做集装箱航线业务的他,无数次来往苏豫之间,见证了周口港的新发展。
如今,周口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20年的1860万吨提升到2024年的5205万吨,占比达到全省85%。
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顶级规模、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河南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周口港身上的“光环”慢慢的变多,也正引领着河南的内河航运奔腾向前。
明清时期,这里的航运达到高峰。周家渡口万商云集、樯桅密集、舟楫如林,仅周口南寨就有渡口码头20余处、会馆票号30余处,成为北方著名的“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
进入当代,2005年沙颍河正式复航,2017年周口港中心港区范营作业区开港运营,周口航运踏上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之路。
目前,周口市已建成规模性港口8个、泊位97个,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港范营作业区为龙头,沈丘众恒、沈丘刘集、沈丘刘湾、项城周海物流、商水邓城、西华逍遥、示范区航通等码头竞相发展的态势。
周口临港开发区中心港码头运营管理办公室主任段传奇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周口港拥有黄金航道,航道水深5米以上,有效行船宽距超过50米;港口的区位优势大,可以辐射整个大西北。
“周口港在河南省内辐射平顶山、漯河、郑州;再往省外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如果想把货物通过水运运出去,最近的港口就是周口港。”段传奇说。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将周口港确定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周口港累计开通周口港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太仓港等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等1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
不久前的2月5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周口市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有周口的人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周口航运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周口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是其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的关键转折。
“它将带动河南内河航运在交通物流体系中的比重增大,更好地优化综合交通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及沿线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刘俊国说,通过优化物流网络、降低运输成本、集聚临港产业,周口港不仅成为河南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更为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原样本”。
刘俊国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未来,随着“中原出海新通道”的全面贯通,周口有望成为连接中西部与沿海的枢纽经济新高地。
一个内陆城市,为何要发展内河航运?这是不少人的疑惑。实际上,水运不仅仅具备成本低、运量大、环保的优势,还是多式联运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1月7日-8日调研周口港时表示,“内河航运是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与我省产业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化内河航运网络”。
发展内河航运,周口有天然优势。周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处,有着悠久的航运历史、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和坚实的临港产业基础。
周口市还拥有“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市域交通 “三环九放射”格局串联起市域范围内的港口、机场、高铁站,六条高速穿境而过,形成“两横三纵一连”高速公路网络格局,是全国重点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
铁路方面,周口的漯阜铁路连接京广、京九、京沪;郑合高铁直达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平漯周高铁正在建设。沈丘刘集作业区、刘湾作业区2条铁路专用线已建成,周口中心港铁路专用线正在建设。
空运方面,西华通用机场建成投用,周口民用机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很难独立完成降本增效提质的物流需求,而水运天然运力大、成本低,适合大进大出的运输。所以公、铁、水、空相结合,特别是铁水联运,能极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增加周边企业的竞争优势。”段传奇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段传奇说,公铁水空的叠加配合,其实就是放大了资源整合效应。“周口港范营作业区有47个泊位,8个港池已经建成投用,这样的规模在沙颍河、淮河流域是最大的,在河南省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目前我们在下游正在建的小集作业区(中心作业区)功能齐全、吞吐能力强,是全集装箱码头。”
“港口的吞吐量建设,也需要相应的公路、铁路等对接支撑。我们的目标是做到长江以北最大的内河港。”段传奇说。
港口是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内河航运,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经济。目前,周口正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顶端新闻记者介绍,该局充分的发挥港口独特优势,重点发展船舶制造、钢铁精深加工、粮食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经济等五大临港偏好型产业。
在周口,每个港口规划都建设了临港经济园区,全力推动临港商贸业、临港制造业加快发展。
益海嘉里年加工200万吨玉米、140万吨大豆、瑞茂通年产120万吨大豆蛋白等项目相继投产达效,成为进出口贸易新标杆。周口钢铁一期200万吨项目实现稳定生产,二期宽厚板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昆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益海嘉里项目之所以落地周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区的水路运输优势,尤其适合企业的大宗粮油原料(如小麦、大豆)和成品运输。通过周口港的沙颍河航道,企业可大幅度降低从河南到长三角、长江中下游及沿海港口的运输成本。
王昆说,益海嘉里周口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涵盖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直接推动周口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并形成年产值超100亿元的规模,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江苏人陈应铭是淮安江淮漕运集装箱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周口港做集装箱航线业务,对接上海港及江苏沿江、沿海的各港口。他通过海河联运,接入以上海港为核心的全球集装箱网络体系,把周口的集装箱送到世界各地。
“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对水运有巨大需求。发展好水运,尤其是水路集装箱,对河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河南公司参与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都有巨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陈应铭说,这也是他来周口投资的重要原因。
周口中心港的码头上,集装箱正在繁忙地装卸。曾经万商云集的繁华渡口,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河南内河航运的新引擎。(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恒/文 记者 何玉帅/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