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倒车技巧详解 七招晋级倒车高手
据人民网消息,七天前的惨剧发生于宁波奉化,取得驾照仅月余的女司机在车库倒车,丈夫在车后指挥。随油门轰响,汽车突然快速后退,把站在车后门与车库墙壁之间的丈夫夹住。听到老公大叫,倒车的妻子急忙开门探身察看。她想将车前移,但慌乱之中忘记排挡仍在倒挡,车子继续后退,老公被夹得更紧,自己的头也被夹在车门与车库墙壁之间。
类似的惨剧时有发生。2011年,浙江项某将前进挡误为倒车挡,车前的妻子被车撞倒后又糟碾压致死;2009年,北京学院路检测场内,一丈夫驾驶速腾倒车时撞死指挥的妻子;2004年,河南省谢某倒车,妻子被车撞倒碾压致死……
D1:从车位旁驶过,观察车位尺寸,是不是适合己车停放;同时观察车位内有无砖头、井盖、地锁等杂物,要不要移动或额外注意;
D2:继续向前行驶至前一车位停放的车辆旁,与旁车保持约0.5米间距,平行停车;
D3:将己车的右外后视镜与旁车的B柱对齐,向右打满方向,挂入倒挡,慢慢倒车;
D4:观察到己车右外后视镜与旁车的尾灯相平时,向左打满方向,慢慢倒车;
D5:观察己车与后车的间距、车侧与车位的间距,逐渐修正方向盘至正中。
▲请在前后留出适当的空间,避免离开时被其它车“堵住”。
D1:从车位旁驶过,观察车位尺寸,是不是适合己车停放;观察车位内有无砖头、井盖、地锁等杂物,要不要移动或额外注意;
D2:若车位在左,则向右转方向盘,引导己车向右侧行驶,尽量使车身与车位同向。夹角越小越好,但要留出倒车时车头右摆的空间;
D3:挂入倒挡,向左转方向盘,慢慢倒车;一面保持车尾对准车位驶入,一面观察车头右侧避免碰撞;
▲请在左右都留出间隙,既方便自己上下车,也避免意外剐伤。
D1:这样的车位通常位于超市、写字楼下,在单行道的两侧。停车时,驾驶者可以循着道路方向顺行驶入车位;
D2:离开时,先倒车行驶,待反光镜离开旁车的车尾,再尝试转动方向盘,以免剐伤旁车;
D3:转动方向盘,调整车尾角度,使车身尽量与道路平行;
▲倒车出位时,行人、车辆完全处于视线盲区,请注意安全。
赛道驾驶追求“用尽路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弯道行驶的车速;倒车入位时谈“用尽路宽”,则是指开始倒车前就引导车身与车位形成较小夹角,使倒车入位更加容易。
除了观察地面的障碍物,也请看看空中。居民楼一层的防盗窗,地库上方的通风管都是潜藏的杀手。即使不妨碍停车入位,打开车门、开启尾门时也要多加小心,击碎车窗、戳穿车门都是一瞬间。
不要完全相信倒车雷达,但倒车雷达也不会无故报警。现在的倒车雷达至少有四个传感器,如果警示声一直在响,请一定下车看看。是藏着小孩子、小动物,还是埋伏着消防栓、高台阶。
回身观察时,车辆的左后方就成为盲区;方向盘左转时,车辆的右前角就容易“出位”;驶出“非”形车位时,左右驶来的车辆都在盲区中……倒车时别忘“观察盲区”。
既然是停车入位,说明已经到了目的地,心情平静些、倒车速度慢一些。即使偶有心神不宁、观察疏漏、判断不准,较低的车速时车身撞击的动能较小,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灯光不但可以用于照明,还可成为倒车时校正的标尺。在车位里前后移动时,打开前灯、轻带刹车都可利用灯光作为观察距离的标志。灯光的照明半径越小,说明己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越近。
谁也不是神仙,如果觉得“吃不准”就下车看看。一来避免潜在的风险,二来为自己积累经验。无论车上坐着谁,车下站着谁,都不要逞强。下车看看没人笑话,出了事故才丢脸。
为什么看似狭窄、拥挤的车位,倒车却可以从容入位?为什么侧向车位一定要采用倒车进入?为什么正向驶入“非”形车位总停得歪歪斜斜,倒向驶入却可停得四平八稳?
对于大多数乘用车来说,前轮负责转向,后轮仅作定向转动(提供后轮随动转向功能的车辆除外)。车辆转弯过程中,上述特性使负责转向的前轮行驶距离较长,定向行驶的后轮行驶距离较短;此外,后轮在任何时刻均与车身保持平行,驾驶者容易做出判断——倒车行驶时,驾驶者对于车辆的定向与定位更加准确。
以叉车为例,叉车是后轮转向、前轮直线行驶的代表,几乎能实现原地掉头,而前轮的移动距离很短。这样的特性使得叉车在狭窄的库房中可以闪转腾挪,精确定位需要操作的货盘,间接提高了库房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狭窄的停车空间内、角落里的停车位以及有路肩障碍的路侧车位,倒车入位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习惯凭借外后视镜完成倒车。这看似潇洒、熟练,却潜伏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外后视镜使用凸面镜——镜中物象难以反映真实的空间距离。右侧外后视镜的焦距小于左侧,司机视野更大,但物体变形也较大。一些进口车的外后视镜上还会印刷警示文字,“实际的物体比镜中显示更近”。
建议驾驶者,倒车时养成回身观察的习惯。回身观察时,驾驶者的头、身保持在车辆正中,便于调整车辆行驶轨迹;辅以观察左右外后视镜降低盲区的风险,避免误碰车辆、行人。
当排挡挂入倒挡后,一些豪华车的右外后视镜可以向下翻折至预设的角度,方便驾驶者观察车辆与路侧的距离、右侧路面有无障碍。也有一些车辆的外后视镜采用双镜面设计,通过装配不同曲率的镜面,兼顾大视野观察、停车入位校正的辅助功能。(记者 吴毓 制图/路虓辉)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别的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别的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上的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